2012年12月23日 星期日
攝影和故事,與傳統的衰亡。2012-12-23
有試過偶而翻翻相簿看著生活間隨意拍的照片,除了照片內的時空,其他時間都像憑空消失了,都想不起來了嗎?回想少時好多經歷都深刻印在腦海,都是個豐滿整體;然而擁有照相機往後的回憶,竟變得只有照片上的影像?
是科技讓我們的腦袋懶惰了嗎;是我們無意識地認為照相機能為我們留住過去,而不再用心感受了嗎。
攝影機有如時鐘一樣,把過去變成了一個個的定格。時鐘把過去劃分成整齊的間隔,每件事的發生都被統統歸進特定的時空裡去。然後,漸漸地發生過的事便都只停留 在擁有日期的過去裏面。當一張張的照片確實無誤的記下舊日每一個細節,我們都被照片內豐富的符號充塞著腦袋。看見那天旅遊的照片內綠草如筃,藍天白雲,許 多的名勝古跡如真實般重現 眼前,有誰還會去記得過去皮膚上停留過清風的觸感,青草地上的悠然氣味?震撼人心的過去如是,平淡生活裏的瑣碎如是。由於時間與攝影影像都這般實在,定格 與定格之間的許多細碎,不覺間都被慢慢遺忘。攝影是證據,是真實,縱使照片與記憶有所矛盾,我們都傾向相信照片而放下記憶,歷史在照片愈來愈多的當代,便 愈快的步向消亡。
數十年前,攝影還未曾如斯普及的年代照片相對地顯得珍貴,每下按動的快門都擁有一定的份量,如是, 同一場景下照片定然不多。由於進行攝影者如斯珍重地拍下每個鏡頭,將照片之間的空隙填補起來成為故事多少還得依靠觀者的記憶。數碼年代以後,攝拍看似不用 成本,攝影工具也方便到不需要拍攝者用心駕御,大量的照片在半無意識下被生產出來,甚或拍攝過後不合心意即可立即刪掉,每張照片的重量因而變得可有可無。 當代許多照片「剌點」與「靈光」,也就隨之被淹沒在照片洪流之下。
看似毫無成本的數碼攝影還造成另外一個情況:美景當前拍攝不用成本,自當然把大小看似具有價值的東西都拍下。此即在拍攝過程中已進行了認真的揀選,不被拍 下的即被判斷為毫無價值之物;同時因為人們把記憶都依賴在照相機之上,感觀記憶亦隨之被漠視。結果,人們對過去的入口只剩下大量失去靈光的照片,單一的, 此外即無。
這種以照片為過去入口的單一模式,亦導致傳統的漸漸消亡。原本口耳相傳的傳統,在依賴影像作為記憶媒介的 流傳之下變得表面化和影像化,原本透過口耳相傳的傳統背後起源,動作緣由等等都漸漸失傳,甚至因為後人參者表面影像而變形,扭曲及失去意義。今天大家都從 朋友結婚相片中知道新娘子出門要撒米打紅傘,然而有誰知道何以就能擋煞辟邪?又大家都從潮流雜誌中看到HipHop 打扮者多束起單邊褲管並以此蔚為風尚,有誰知道其實束起單邊褲管是為了踩踏花式單車時避免褲管碰到鍊條的做法而已。
在面對將大量影像當作歷史入口的今日要找回過去時間的重量,便得好好認清影像、記憶與過去觸感的關系;別要掉進虛空的海裡,失去靈光而活。
伸延閱讀:
《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 華特.班雅明 (Walter Benjamin)著
《明室.攝影札記》﹣ 羅蘭.巴特 (Roland Barthes)著
訂閱:
文章 (Atom)